|
![]() |
帶數字的漢字、詞語、成語大全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一、漢語數詞大全
二、帶數字的成語
三、帶數字的詞語
表示數目多少或順序多少的詞叫數詞,數詞分為基數詞和序數詞。表示數目多少的數詞叫基數詞;表示順序的數詞叫序數詞。 數詞是表示數目和次序的詞。表示數目多少的叫基數詞。如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、百、千、萬、億、零”。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數詞。如“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”等等。此外還有倍數、分數、概數。 倍數是由數詞加量詞“倍”構成,如“一倍、五倍、十倍”。分數常用固定詞組表示。格式是“幾分之幾”。概數的表示法有兩種;第一,在基數后面分別加上多、把、來、上下、左右”等,如“一百多”、“一千左右”;第二,相鄰的兩個基數連用,如“三四(個)”、“十七八(個)”、“五六百(個)”。此外,“三兩(個)”。“三五(個)”等兩個基數連用的習慣用語也表示概數。 數詞的語法特點: 1.數詞經常出現在量詞前邊,例如“一個”、“五本”、“兩次”等等。在現代漢語中,數詞一般不直接同名詞組合,文言格式或習慣用法中,數詞才直接修飾名詞。例如“一針一線”“一草一木”“千山萬水”“三心兩意”等。 2.倍數只能用于數目的增加,不能用于數目的減少。分數既可用于數目的增加,也可用于數目的減少。表達數目的增減必須拿原來的數目做基數,不能拿增減后的數目做基數。數量增減有一套習慣用語。 1. 第一、表示數量增加的: 增加(了)、增長(了)、上升(了)、提高(了)——不包括底數,只指凈增數。例如從十增加到五十,可以說“增加了四倍”,不能說“增加了五倍”。 增加到(為);增長到(為)、上升到(為)——包括底數,指增加后的總數。例如從十增加到五十,可以說“增加到五倍”,不能說“增加到四倍”。 2. 第二、表示數量減少的: 減少(了)、降低(了)、下降(了)——指差額。例如從十減少到一,應該說“減少了十分之九”,不能說“減少了九倍”. 減少到(為)、降低到(為)、下降到(為)——指減少后的余數。例如從十減到一,以分數計算,應說“減少到十分之一”。
數詞最突出的語法特征是能同量詞組合,組合成數量詞組。如“三個(班)、去了兩趟、要三斤”。 (二)序數 數詞或數詞結構前加“第、初”表示序數。如“第一、初二”。有時表示序數不用“第”,但實際上隱含“第”,如“一中”,等于“第一中學”;“(住在)四樓”,等于“(住在)第四層樓”;“十六中隊”,等于“第十六中隊”。又如,分析問題時按順序用“一、二”,等于說“第一部分/點/類”、“第二部分/點/類”。 除外,還有些習慣用法:大兒子,小女兒,老大,老三,末班車,頭一回。 (三)概數 數詞或數詞結構后面加“多、幾、把、來、上下、左右、以上、以下”表示概數。如:千把人,一千來人,一千多人,十幾斤,五十上下,五十左右,五十以上,五十以下。 表示概數的方法還有:一到九之間,相鄰的兩個數連用,表示范圍在這兩個數之間。如“一兩百人,二三百斤,四五千斤”。還可用“成...上”或“幾...” ,表示概數。如“成千上萬、幾十天、幾百斤、好幾百年”。 (四)倍數和分數 A、倍數以“數詞+倍”表示。如“一倍、十倍、三十倍”。倍數也可以用分數表示。如“百分之二百”等于兩倍,“百分之三百”等于三倍。 B、分數常用固定結構表示,格式是“幾分之幾”。如“三分之一”“百分之五 十”。口語中也用“成、分”表示分數。如“五成”等于“百分之五十”,“一成”等于“百分之十”,“三分”等于“百分之三十”,“三分象人,七分象鬼”。 C、倍數一般用于數目的增加,不用于數目的減少。如可以說“增加了兩倍”, 不可以說“減少了一倍”。 分數既可以用于數目的增加,也可以用于數目的減少。如可以說“提高了百分之百”也可以說“減少了百分之百”。 表示數量增減有一套習慣用語: a、表示增加:“增加了,增長了,提高了,上升了”--不包括底數,指凈增數。“增加到,增長到,提高到,上升到”--包括底數,指總數。如:原來是5,現在是10,可以說:增加了一倍,增加了100%或增加了5;增加到兩倍,增加到200%或增加到10。 b、表示減少:“減少了,降低了,下降了”--指差額;“減少到,降低到,下降到”--指余額。如:以前是10,現在是7,可以說:減少了30%或減少了3;減少到70%或減少到7。 (五)兩和二 A、個位數在一般量詞前用“兩”。如:兩本書、兩倍、一年零兩個月。多位 數中的個位數用“二”。如:二十二、一百零二次。 B、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“兩”“二”都可以用,重量單位“兩”前只用“二”。如:兩升(二升)兩丈(二丈)兩斤(二斤)二兩(酒)。 新興的度量衡單位大都用“兩”。如:兩噸兩公里 兩英尺。 C、“十”前用“二”,“百”前一般用“二”,“千、萬、億”前多用“兩”。如:二十二百二十塊(兩百二十塊)兩千元(二千元)兩億。 D、序數、小數、分數只能用“二”。“半”前用“兩”。如:第二,二哥,二月,零點二,二分之一,兩半。注意區分:“二次世界大戰”與“兩次世界大戰”;“二兒子”與“兩個兒子”。 另外,“兩”還可以表示不定數目(限于二至九),相當于“幾”。如:過兩天再說(=過幾天再說),我說兩句(=我說幾句)。注意區分“兩”和“倆”。“倆”是“兩個”的合音。如:倆人(=兩個人)倆饅頭(=兩個饅頭)兄弟倆(=兄弟兩個)。 (六)“一”的活用 A、“一...一”,前面的“一”是“每一”的意思。如:一人一本,一個蘿卜一個坑。 B、用在名詞性詞語前,有“同一”或“滿”的意思。如: 他們各干各的,不一條心。(同一) 他走出了一身汗。(滿) 一房子人。 (滿) 一肚子陰謀詭計。(滿) C、用在形容詞或動詞前,表示動作“快”或“突然發生”。如: 一學就會 (快) 心一涼,鼻一酸(突然) 他把眼一瞪 (突然) |
相關資料 |
漢字快捷搜索 |